摘要: 2019年4月20日,第十三屆第二批中國鋼結構金獎工程專家評審會在北京舉行,由全國資深的鋼結構專家30多人組成專家評審組,評審工作嚴格按照《中國鋼結構金獎審定與管理辦法(2017年修訂)》(以下簡稱《管理辦法》)進行。
2019年4月20日,第十三屆第二批中國鋼結構金獎工程專家評審會在北京舉行,由全國資深的鋼結構專家30多人組成專家評審組,評審工作嚴格按照《中國鋼結構金獎審定與管理辦法(2017年修訂)》(以下簡稱《管理辦法》)進行。
會上,金獎評審秘書處對申報項目的初評和現場核查情況進行通報:2018年對全國191個項目進行現場核查,組織專家950多人次,歷時9個月,遍及全國30多個省市,鋼結構用鋼量276萬噸,建筑面積2450萬平方米,占2018年全國房屋竣工面積(41.35億平方米)的0.6%。
根據專家們的綜合評議和投票約12%的工程項目沒有通過終審,其中北京新機場項目和北京中國尊項目全票通過“中國鋼結構金獎年度杰出工程大獎”的終審。依據《管理辦法》規定,將在網上對評出的中國鋼結構金獎工程進行7天的公示。公示后社會各界無異議的工程,正式授予“中國鋼結構金獎工程”榮譽稱號,并將在今年5月29-31日湖南長沙舉辦的2019全國建筑鋼結構行業大會上進行宣傳表彰。
中國鋼結構金獎是經國務院批準保留的建筑領域為數不多國家級的優質工程獎,是鋼結構領域的最高質量管理獎項。會上,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副秘書長、建筑鋼結構分會會長黨保衛對金獎現場核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再次強調中國鋼結構金獎的評選重點是工程質量,要求工程材料、構件制作和現場安裝符合國家現行規范、標準和設計要求;質量在國內同類工程中達到優質水平;施工資料準確、規范、齊全。項目的現場核查主要從質量管理;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方案;質量檢驗與檢驗批、分項、分部工程質量驗收;材料、構配件、設備進場驗收;鋼結構焊接;工程計量;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工程觀感質量,工程資料等工程管理的九項內容考評。
中國鋼結構金獎的評審工作始終堅持標準,嚴格把關,把質量與安全放在首位,以確保“中國鋼結構金獎”的行業影響力更大,社會認可度更高,為引導企業自覺執行工程建設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激勵企業強化主體責任意識,推動我國工程質量管理水平發揮重要作用。(周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