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4月16日,協會召開了首次鋼結構工程質量監管工作專家視頻會議,邀請了部分從事鋼結構設計、施工、監理、檢測鑒定領域研究的知名專家、學者參與話題討論。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大力推廣鋼結構建筑,必須正視當前質量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短板、問題,加強對鋼結構工程質量監管工作刻不容緩。
近日,由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向住建部報送的《關于吸取泉州酒店倒塌事故教訓、進一步加強對鋼結構工程質量安全監管的報告》,住建部王蒙徽部長、易軍、黃艷、姜萬榮副部長等部領導先后在報告上批示意見,協會領導高度重視,為落實住建部領導批示精神,圍繞推進鋼結構建筑高質量發展,行業組織應該發揮什么作用?做些什么工作?在了解行業情況和項目調研基礎上,近期準備就如何提升鋼結構建筑質量和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協助政府部門做好工作,將多渠道收集、聽取行業專家、學者的建議、意見。
4月16日,協會召開了首次鋼結構工程質量監管工作專家視頻會議,邀請了部分從事鋼結構設計、施工、監理、檢測鑒定領域研究的知名專家、學者參與話題討論。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大力推廣鋼結構建筑,必須正視當前質量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短板、問題,加強對鋼結構工程質量監管工作刻不容緩。
研討會上,建筑鋼結構分會副會長胡育科首先匯報了部領導對協會報告的批示意見,介紹了質安司、標定司和市場監管司領導對具體落實工作的指示,就下一步協會如何利用好行業技術資源和社團組織的平臺,協助政府相關部門做好鋼結構技術研發、成果評價、標準編制、檢測鑒定、加固改造、設計審查等聽取專家意見。專家發言踴躍,亮點紛呈,沉淀了許多對于鋼結構行業發展、鋼結構工程質量監管工作的思考和建議。
專家認為,鋼結構工程質量提升,涉及設計、生產、施工、驗收、檢驗檢測和加固改造多個環節,必須針對問題采取強有力措施,完善制度管理。提出幾個方面建議:(1)加強設計審圖環節。鋼結構技術含量高、專業性強,對施工圖設計專業審查環節應該加強,建立質量終身負責制。
(2)對既有鋼結構建筑的改造、加固以及項目變更,必須堅持專業檢測鑒定,確保建筑結構的安全,堅持程序、審查原設計荷載方案,對建設單位擅自更改建筑結構、二次裝修和原設計方案的,必須嚴管嚴控,遵循設計規范、技術標準。
(3)針對鋼結構工程質量薄弱環節建議組織相關專項檢查。當前鋼結構質量薄弱環節表現在:規模、體量不大的鋼結構工程、地處二三線城市和城鄉結合部項目、民營投資的項目等,建立檢查結果通報制度,完善整改督促機制。
(4)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對鋼結構建筑設計、生產、施工環節都應有專業資質的企業、具有執業資格人員負責、把關,對既有鋼結構建筑的檢測鑒定,對檢測鑒定機構的資質重新審核,明確檢測鑒定人員的資格要求。
(5)協會應加快鋼結構建筑改造、加固的標準、規范編制方面步伐,組織專家對鋼結構建筑技術標準體系進行梳理,在現有基礎上補充、完善,增加對鋼結構建筑檢測、加固改造方面的標準、規范編制,做好標準體系建設。
(6)以協會為平臺,做好鋼結構專業人才的培訓,尤其是提高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和技術人員對標準規范的學習運用,對改建、加固的質量控制要點和關鍵要點要熟知,編制相關實用技術手冊普及鋼結構知識,對一批涉及鋼結構安全的國家、行業標準、規范開展宣貫培訓工作。
正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文,為2020年工程質量定調:“要以建筑工程品質提升為主線,以建筑施工安全為底線,以技術進步為支撐,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持續完善工程質量安全保障體系,推進工程質量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協會還將聽取更多專家、企業家的意見,發揮好行業組織誠信評價和技術平臺的作用,開展多種形 式的技術交流活動,推廣成熟技術、材料;協助相關部門建立在建項目的大數據健康監控系統,消除鋼結構工程的質量安全隱患,提高鋼結構工程質量管理水平,為促進鋼結構行業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本次研討特別鳴謝參與建議的鋼結構專家:同濟大學教授羅永峰、清華大學教授郭彥林、浙江大學童根樹、全國勘察設計大師王立軍、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楊蔚彪、福建省建筑設計院副院長曾志攀、寶武鋼鐵集團首席專家賀明玄、北京城建十六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高乃社、上海建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總監顧軍、杭蕭鋼構股份公司副總裁方鴻強和建筑鋼結構分會孫曉彥會長、劉民、董春副會長等。
